印度研究报告:日照时数持续减少 印度面临“阳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5-10-17 09:39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近日,印度多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去30年来,印度全境日照时数不断减少。其规模是深远的,对能源、农业、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每日电讯报》印度版13日评论称,印度可能正在进入“阳光危机”时期。相关研究由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和印度气象部门等机构联合完成。研究结果显示,近30年来,印度西海岸年日照时数平均每年减少8.6小时,北部平原每年减少量达到13.1小时。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一份研究报告称,从1988年到201年8月8日,印度全国20个气象站的数据显示,除东北部少数地区外,几乎所有地区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阿姆利则、加尔各答、孟买等地。 科学家表示,印度的“阳光”并不是自然波动,而是污染和云层变化叠加的结果。研究小组发现,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增加以及云层变厚和持续时间更长是导致阳光减少的主要因素。印度坎普尔理工学院环境科学教授特里帕蒂表示,1993年至2022年间,气溶胶使印度地表接收到的阳光减少了约13%,而云层造成的太阳辐射额外损失高达31%至44%。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斯里瓦斯塔瓦指出,气溶胶的存在使得云“能够在不降水的情况下停留更长时间”。报道称,人为因素造成的“持续阴天”正在重塑印度的气候格局。BBC表示,这与一个更深层次、更长期的问题有关:印度严重的空气污染危机。印度目前已跻身全球污染问题前十的国家之列。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增长等因素导致化石燃料使用和生物质燃烧增加,最终导致气溶胶进入大气层。 气氛。由于日照时数的直接减少,印度的能源战略遭遇了尴尬。太阳能发电被印度政府视为国家气候和能源政策的关键支柱。官方数据显示,太阳能几乎占该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一半(约47%)。到2025年初,印度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100吉瓦(1吉瓦等于10亿瓦) 瓦)和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500吉瓦的目标。然而,空气污染导致的日照时间减少正在逐渐摧毁这一基础。阳光减少也会对农业产生影响。 BBC称,在北部平原人气下降最严重的地区,如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农民反映农作物生长缓慢,叶片长期潮湿,真菌病害风险增加,导致小麦和水稻等主粮产量大幅下降。有研究估计,受灾严重地区,粮食产量可减少30%以上。此外,阳光不足被认为会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和昼夜节律,降低警觉性并扰乱睡眠周期。心理学家指出,日照时间不足与疲劳、焦虑、季节性疾病和维生素 D 缺乏等问题有关。泰晤士报印度表示,日照时间不断减少的状况正在敦促印度决策者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印度未来必须控制工业、交通和农作物燃烧的排放。报告强调,在国际范围内,因工业排放而导致阳光减少的情况并不少见。欧洲也面临着类似的“黑暗”现象。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欧洲的日照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所回升。同样,中国也通过严格落实环保政策,扭转了国内日照时数下降的趋势,推动了日照时数的成功恢复。专家认为,这些“从黑暗到光明”的管理经验值得印度学习。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