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未来五年中国有望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7
中新社巴西贝伦11月11日电(记者陈天浩)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将举办活动第一部分——“生态文明与中国良好实践”。在边会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候行动的同时,他强烈提到了中国在气候管理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持续的领导地位。此次边会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为主题,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协办。图为联合国环境署执行董事英格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讲话。中新网记者 林梦楠 摄 全球警钟再次敲响。安德森援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即使各国全面履行现有的确定贡献(NDC),全球变暖仍将达到2.3至2.5摄氏度。这意味着世界将面临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更深层次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安德森表示,本届 COP30 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找到加速气候行动的路径”。他表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此前发布的《适应差距报告》警告说,全球气候变化目前的适应行动严重滞后。预计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向气候适应池投资3100亿美元至3650亿美元。混乱中展现稳定性和远见:中国的气候责任与全球对一般行动的痴迷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气候行动中“持续发挥领导作用”,安德森对此予以高度赞扬。他表示,中国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展现了强有力的气候承诺——碳排放预计在今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在2035年之前较峰值下降一半,即10%。这显示了中国强有力的政策决心和执行力。他说,中国的转型是深层次结构性变革的结果。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国和销售国汽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扩大,北京等大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这些趋势表明中国的气候行动正在取得实际成果,”安德森说。从国家行动到全球合作 安德森表示,全球气候治理需要更强的合作精神。他在肯定中国成就的同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技术转让承担更大责任。他表示,“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实践经验也为中国其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各方必须加快行动,大幅增加适应投资。” “未来五年,中国预计以展现更强的领导力。安德森表示,通过深化伙伴关系和南南合作,进一步减少排放,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展示投资低碳的实际行动,韧性经济是健康、财富和繁荣的主要催化剂。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