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新征程·非凡的“十四五”】扎实推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24 10:31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新闻联播):农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的美丽乡村。 “十四五”期间,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年前的今天(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名单。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如今,贵州乡村振兴热情高涨塔尔化。山野间,金黄的仙梨、翠绿的茶山、水晶蓝莓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在城乡,“村超”、“村BA”热度破圈,从地方性竞赛跃升为全民关注的普遍文化。五年来,贵州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干净漂亮”的深刻转变。
贵州大地的新变化,是“十四世纪”“一年计划”期间中国农村巨变的生动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多次深入农村考察调查。从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到实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了明确要求评论。对于乡村建设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是为了农民而建,要完善农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实施机制,更多听取群众意见,照顾农民感受”。对于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聚焦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看得懂、几年内能看到成效的事情,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取得标志性成果”。
五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农田道路纵横延伸,总里程超过464万公里。通路和入户道路就像毛细血管,疏通了乡村发展的脉络,为乡村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断提高达94%,预计“十四五”末达到96%;大型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5%,比“十三五”末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用水更加便捷、安全。
村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24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到近76%。生活污水处理持续推进,处理率达到45%以上。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2895个区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95%以上设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至少参加一项定点基本医疗保险,群众看病更方便。全国农村地区有养老院1.6万所,约农村农村养老服务设施14.5万个。养老网络日趋密集、紧密。
如今,各地正在用创新理念、务实举措推进乡村文明风俗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让乡村不仅在环境上美丽,而且在内容上美丽。
“十五五”规划提出对“因地制宜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作出具体部署,并提出“分类组织”。
广西从农民强烈反映的“急、难、急”问题入手,制定了乡村建设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安徽以“一地一主题”为抓手,统筹推进道路、供水、污水、绿化等工程集中联合建设;山东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开发区通过规划、组织、资源、产业、设施、服务、管理“七大结合区”,推动村庄从“个体经营”走向“集团化发展”。
面向“十五五”,我国将紧紧围绕“农村普遍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建立防止返贫常态化机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乡村建设质量和效益,努力描绘活力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