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杜宇辉11名“旅友”探索庐山未开放地区,造成1人死亡、10人被困。获救后,活动组织者被行政拘留,参与者受到处罚。近日,当地政府依法依规追回救援费用7.4万元。这种行政和民事责任的“双罚”让不少网友拍手叫好。近年来,非法探险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从非法攀爬坠落身亡,到擅自飞行失联,再到非法穿越被困等。过去,救援队大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采取无偿救援的方式。但Mra的公共资源不应该被一些任性的“爱丽丝朋友”所浪费。为了这次事件,当地政府集结了120多名救援人员,搜寻了一天一夜,消耗了大量资金吨钱。逮捕、赔偿是对公共利益的合法保障。冒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即使你“自担风险”,你也不能幸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主体区域,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开展旅游和劳务经营活动。 11名“旅友”明知“四峰间”为未开放场所,擅自进入。他们无视规定,没有什么比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更重要的了。组织者未履行风险评估、风险告知、应急预案制定等职责。参与者盲目地和有意识地遵循课程。双方都有责任。冒险和旅行之间存在重大差异,但许多人不了解其背后的风险。作为随着户外运动越来越流行,网络平台上一些关于“只要有腿”、“好办”的虚假言论误导了公众,助长了一种自觉文化。但事实上,户外探险的门槛非常高。 《2024年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发生探险事故异常335起,其中死亡84人。事故的背后,往往是缺乏专业精神和对风险的漠视。出行前一定要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了解知识,熟悉环境,带好装备,时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江西这一事件的结果具有警示和示范价值,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不允许公共资源耗尽。随着户外运动安全意识的增强,救生员可以承担更少的风险。另外,还需要完善层级结构建立户外活动备案制度,完善高风险区域的监控管理,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扭转刻意探险之风,还需要加强对“旅游爱好者”的风险教育,达成“探险不冒险、游玩不逾矩”的共识,让大好河山成为可以安心享受的美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