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变身“健康客厅”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0-19 09:10
不久前,零售药店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中期业绩,部分公司出现营收和利润双下滑。与此同时,一些连锁药店转型为“保健院”,生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转变。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2%,比三年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零售药店的冷热温度差异,体现了我国零售药店的时代变迁。 15年来,我国供应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药店数量为38.14万家,医药市场拉基超过1531亿元。到2024年底,全国药店总数将超过68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药店4.6家。客观地说,r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网上药店遭遇经营压力。从政策角度看,药品集中采购导致药企利润率下降、双渠道药品零利润对话、药店之间比价等因素压缩了零售药店的利润空间。从市场来看,随着慢性病发病率和门诊配合的增加,零售药店的消费者数量持续减少。从消费模式来看,年轻人习惯于手机下单、快递取药。成人和老年人也被“在线问诊+在线缴费医保”的便利所吸引。传统药店的便利优势出了问题。
新情况的出现,使传统的R零售药店意识到他们必须改变才能生存。但转型不仅需要变革的勇气,还需要专业技能的升级、服务边界的拓展、商业模式的转变。某知名市场研究公司202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访者去药店不仅是为了购买药品,也是为了获得khealthy的咨询; 78%的慢性病患者需要“用药提醒+饮食指导+定期随访”的全周期服务;年轻妈妈关心“如何为孩子选择营养补充品”,中产群体热衷“如何喝深夜保护茶”,老年顾客想了解“测量血压的正确姿势”。这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已从“治病”转向“防病”,从“买药”转向“买服务”,新的消费预期正在显现掀起健康产业新浪潮。作为整体健康产业的一部分,零售药店在健康营养推广和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防线,同时也肩负着帮助公众管理常见小病、改善社会健康的重要责任。在当前基本卫生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健康科普需求的情况下,为社区打造“健康客厅”成为零售药店发展的新机遇。零售药店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社区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药品“搬运工”,而是社区居民健康的“伙伴”。近年来,重庆、广东等地药监局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零售药店提供保障用药、健康监测、康复保健等服务。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打造专业的“医药服务”。一些大型连锁零售药店也开始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有的引入化妆品、个人护理、母婴、功能食品、时尚玩具等美容保健品类,并向药店+日常服务店转变;有的设立“小问题”管理区,为患者提供疾病人群科普、用药指导等“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武汉,一家药店将药品站改造成“小剧场”。药剂师进行直播,讲解定期保健,并列出相关药品和保健品清单。药师的“知识资产”得到强化,带动销售额增长。长期来看,面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等挑战,零售药店作为前线在保障社区健康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常见小病的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促进健康消费和经济增长。零售药店有能力肩负起责任,转型为“健康客厅”,支撑健康产业发展。